和谐家庭促成长

更新日期: 2010年12月20日 上午12:00

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摆正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问题。

要明确的是,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是属于国家和社会的,也是属于未来的。爱孩子,就要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孩子有良知,有尊严,勇于承担,甘于奉献。我们正处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化时代,信息爆炸,知识更新日益加速,人类面临种种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父母和孩子不是对立的施教者和被施教者,在做人和知识方面,更是朋友和参谋,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共同面对,共同成长。父母和孩子还是情感共同体,父母和孩子要起建立情感的高速通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还要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教育的任务是启发孩子的内在自觉。

有所不为,就是尊重孩子是有自己独立人格的思想、情感的个体,也是有责任和义务的行为主体,谁也没有权利剥夺孩子的独立思考,剥夺孩子的快乐和童年。父母只是助缘,父母的职责是帮助和引导孩子,实现自己,成就自己,而不是越俎代庖。

有所为,首先要重视身教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做到。父母的价值取向、父母的志趣会直接影响、传导给孩子,这种环境的渗透作用其实更深入持久,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深刻影响,起到塑造性的作用。良好的道德情操,德性的养成比远远比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

其次,就是仔细研究孩子,每个孩子禀性不同,性格不同,先天条件不同,教育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父母应当懂得管理心理学。契理契机,应时应变地开展教育。在适当的时候做恰当的事情,当然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因为教育是一种艺术,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万能的,大棒有大棒的作用,胡萝卜有胡萝卜的作用,精神鼓励有精神鼓励的作用,物质刺激有物质刺激的作用,我们不确知也很难在所有的情况下采用最佳的教育方法,但是只要我们真正地从内心尊重孩子、关爱孩子,以理解、赏识和开放的态度看待成长中的孩子,允许他犯错误,允许他考试成绩不理想,你的教育一定是最佳的。

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辨证关系,即抓大放小,即尽力给予孩子自由和快乐,为其创造飞翔的翅膀和空间。一个被压抑的心灵,扭曲的人格,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自信、健康、乐观向上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父母的作用仅仅是提供支持,沟通和保护。剩下的留给孩子自己去做。你并不需要带他上辅导班,并不需要敦促他学习,只有你的的环境是好学的,积极向上的,你的家庭是学习性家庭,是和谐、民主的家庭,那么对于孩子我们就不需要有成绩的担忧和升学的焦虑。孩子会以他出色的表现和成绩给你充分的回报。

只种善因,不问结果,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教育的过程就会变得轻松愉悦。

 

初三1班 李云炀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