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一颗“地理心”——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

更新日期: 2014年5月9日 上午12:00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掌握一定地理知识和技能基础上,形成正确学习技能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怀揣着一颗“地理心”认识自然环境、人类社会,成功做事、幸福生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观察到,学生对待地理学习有一些不良的态度,表现为不关注生活中地理问题和与地理环境相关社会热点,不能主动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相关生活问题,社会责任感不强烈。这种不良态度说明学生对地理学习内容和学科价值认知不够。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可以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改变学生学习行为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这对于学生全面素质培养至关重要。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走进了北京教育丛书《教有智慧的地理》。所谓“教有智慧的地理”,即在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形成地理学习态度和思想方法,能够创造性解决地理问题。书中激发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习地理情感话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是“走进学生心灵、开启心智之门”有效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科学的教育活动过程,帮助学生对学科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是《教有智慧的地理》一书给予我的启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主动维持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信任自己学习能力等。2经过多年地理教学工作,我认为学生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具有以下特征:重视地理学习资料使用与爱护,对地理知识有很好地识记和理解;认真听课和积极思考问题;关注教师提出的学习问题,主动发言说明看法或认识;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积极寻求答案;愿意与他人合作及交流等。

根据学习心理机制分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地理学习准备程度高,对地理学习情感体验强烈。教育心理学指出,让学生对学科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的条件是让学生认识知识对其发展有用,通过学习能够享受成功。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要运用教育智慧使用科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学生学习态度不断深化和改变,形成对地理学习的情感,怀有一颗“地理心”去自觉地服务于社会,这才是学习地理的真正价值。

二、洞察影响地理学习态度行为因素使学生拥有一颗“地理心”

很多地理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一些现象:学生刚学地理时对其充满了好奇,上课前跃跃欲试;随着学习的进展,面对一堆繁杂抽象原理规律,原来热情开始消退,最终会丧失对地理学习兴趣。追其根源,是一些地理教学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把生动复杂教学活动固着在狭隘的认知主义框架之中。因此,提醒地理教师要洞察研究影响地理学习态度因素。

(一)道德意识与地理学习态度脱节

地理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部分。3人文精神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等内容,其中地理道德层面的教育要求在地理课堂中要结合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从而形成对学习、对社会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以学生环境道德意识为例,目前中学生环境道德现状不容乐观。2013年在课堂开展过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如“看到校园内地上有纸屑,同学会怎么做?”选择中近21.4%学生选“视而不见”和“假装没看见”;“学校午餐剩饭现象”选择“经常看见有剩饭被同学倒掉”占46.1%,说明增强中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等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非常必要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学以致用的地理学习态度。

(二)消极行为影响学生地理学习态度

 教学中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地理课上不注意听课,回答问题等环节参与度差,学习进度明显速度慢。说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发展不成熟,表明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地理学科、如何学好地理学科及如何应用地理知识认识不清,而不良的学习行为影响了学习态度的调节和转变。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等方面变换组织形式,借助态度过滤功能,使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逐渐出现转机,对课堂环境和学习产生良好的态度。

(三)教师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影响学生地理学习态度

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很不明确,有不少教师还将教学目标等同于目的,使教学过程缺乏操作性和可测性。因此,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确立,设计合理的师与生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空间并突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主动权,通过行为驱动使学生拥有一颗“地理心”。

三、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

(一)在探究学习中学生形成对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出“做中学”口号。5 经过实践发现,学生对在探究学习中独立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学习行为很认同。探究式学习行为就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态度发展的重要媒介之一。

例如进行《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针对人地关系价值观念设置以下案例学习。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提问:世界农业发达区多分地布在什么地方?世界干旱区农业发展如何?

引发对“规律问题”思考

形成感性认识

新课讲授

总结分析干旱地区成因。提问:这些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增强地理规律感性知识

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学生活动

学生对以色列、河套平原农业发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题:

1.评价地区农业发展气候条件?

2.分析地区为发展农业做出努力及出现的问题?

3.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自主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出现问题及所采取具体措施

阅读资料、分析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分组汇报

根据案例,说明各区域农业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阐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澄清混乱和模糊的价值观

培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

归纳、总结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举措。

由个性到共性、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认识规律

培养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最大意义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塑造,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主要职责是引导,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最终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道德价值观念。这种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融入到一个有自己角色存在的环境中,这样的“现场表演”使演员和观众都处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形成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对参与角色的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看法、态度和价值观很重要。

(二)在价值观辨析中建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情感

学生思想不成熟有时表现为思想观念模糊混乱,自身价值观念不明确,这些也会引起不良学习态度产生。因此,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尝试用理性思维和情感体验检查学习行为,用他人的合理化建议形成价值观念,建立正确的地理学习情感。

例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我们共同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并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情感。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与设计意图

启动体验学习阶段,激发兴趣

 

引出学习主题,为深入了解学习内容进行铺垫

自主体验阶段,实践感受

 

反馈检查预习效果,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研究

 

 

 

播放2008年奥运会电视宣传片。提出问题:宣传片中拍摄了我国哪些名胜古迹?分布的省份?(预期效果: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展示:故宫、八达岭长城等是世界遗产图片,介绍建筑结构和历史意义等反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预期效果:对世界遗产有初步认识,提高识图能力,内化知识概念)

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分类及重要意义;介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分布及保护现状(预期效果:引导学生有感悟,全面了解我国世界遗产现状)

分组展示“你最喜欢的北京世界遗产”导游词。(预期效果:监控学生学习行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处于积极探求知识过程中)

请其他小组的同学用一句话概括出北京六处世界遗产的突出特点。(预期效果:同学之间相互启迪,学习其他同学看问题的角度和表达方式)

看录像,简要判别名胜古迹

 

看 “北京六大世界遗产”图

 

 

观察“我国世界遗产分布图”

小组代表发言,介绍导游词

阐述北京六处世界遗产的突出特点

 

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和“体验”的知识才能被学生积极同化、深刻理解。上面的案例把“对北京世界遗产的调查和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转化成了角色扮演的规定情境。学生活动的设计与操作中没有死记硬背现成的定义,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学生的心灵中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可谓“妙在巧法,贵在开窍”。

(三)学生的学习实践可以转化为触及学生心灵的行动理念

 从地理教师教学观念分析,许多教师觉得“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且容易操作,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更多的是隐性的,不重要也不好评价,所以很难把这些目标和理念内化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以“教”为主的课程理念及教学行为仍占很大比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就缺乏实效性的措施。

 

 反思初一第一学期“北京冬季和夏季气温不同的原因”课堂教学,可以有多种设计和教学行为方式。一种是按照教材文字讲解成因,用多媒体展示冬夏景观图片,这种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学生最后记住的是不易理解的书面文字。另一种方式是将组织同学分成小组并自带手表、卷尺、标杆等测量工具在学校操场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时同学互帮互助找到了正确测量的方法,获得测量数据后,同学们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寻找答案,增强了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案例中学生参与“学”的学习活动,不仅将“地理知识和技能”和“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更体现出学生的学习实践可以转化为触及学生心灵的行动理念,抽象的地理学习态度变为被学生理解的具体行为和思维方法。

地理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的有效资源,教师若能挖掘其潜在的情感教育功能,远比学生接受单一的知识传授功效大得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不完全依赖于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实践的体验和感悟,这种触及心灵的教育使学生怀揣着一颗“地理心”认识自然环境、人类社会,一定会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张素娟.教有智慧的地理.北京出版社.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中学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学院基础.首师大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