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之问,无穷之术

更新日期: 2014年4月30日 上午12:00

我认真学习了《北京教育丛书——中学语文讲读教学举要》,受益匪浅,认为此书真的有益于推动教育改革,有益于推动教育科学研究,有益于提高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我在教学实践中大力推行《丛书》理念,用理论联系实际,大力探讨新课程改革中的新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其中,我对第三章“增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启发性”和第四章“搞好启发式教学中的再启发”非常感兴趣,现把自己在这一方面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心得加以总结。

学生能否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关键在于他们的思维是否处于积极状态,这与教师的启发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提问和追问是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长期与教育行为共存。孔子的“循循善诱”、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其行为实质就是追问。可是过于简单、浅显的提问和过于复杂、深奥的提问都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前者,学生不用去想;后者,学生无从去想。只有那些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一问激起千层浪”的问题,才能称得上有启发性。

(一)、如何使学生乐于思考

 教师要求学生想什么和做什么,能否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是能否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

1、提供线索,串联讨论
适合于每篇课文,尤其适合内涵深刻的文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用一两个主要的问题,引发讨论,深化理解,从而形成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状态,比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首先教师提出一个问题——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15分钟,圈点勾画,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点拨,重点理解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爱国的人。最后结合朗读、感悟、讨论、描述、表演课文最后一部分精彩的特写镜头,体会其中的情感,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之后引申讨论为什么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让学生明确,正是因为普通,他才能够代表千千万万的法国人,他那热烈而深沉的爱国情感,才能被理解成为所有法国人大众所具有的情感,才能使这篇小说所表现的爱国主题成为整个法国民族的共同心声,才能使整篇小说更真实,更感人……如此以问题激趣,使学生进行朗读,圈点勾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达到学习的良好效果。

2、各抒己见,发散讨论

比如小说单元,《窗》这一课的教学,到底窗外拥有的是什么景色?我们如何理解人性中的美与丑、善良与丑恶。让同学们你争我抢,敢于发表见解,能够主动进行争论,以提升学生从现象入手分析本质的能力。再比如《社戏》这课,迅哥儿说“我再也没有看过那夜似的好戏,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了”,为什么他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同学们有没有类似经历?在这种情况下的设问,目的不仅仅是学科的知识性价值,还有情感教育。陶行知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而不是两个东西”。但是如果没有恰到好处的平台可供依托,我们直接询问学生的个人经历,直接迁移到感情,会有很多学生不愿意正面回答。所以此时,好的课文好的提问就是我们最好的载体。

3、逐层递进,深化讨论
老师要通过课堂提问把文本带入螺旋式上升的空间,最终达到顶峰。那么,这些问题就是学生认识不断深刻过程中的梯子,教师把教学重难点中的“大困难”化为了一个一个“小困难”,一步一收获,一步一欢喜,引导学生思维进行深层次碰撞。《老王》这篇课文,篇幅不短,写了好几个事件,人物形象比较丰满立体,由于阅读经验的缺乏,学生不能一下子就得到全面清晰地认识。教师为了使学生明白,要设计一系列问题:老王给杨家送鸡蛋,她是如何接待他的?她在以前与老王的交往中不是对他很是友好照顾吗,为什么这次不同?如何理解文章最后写到的“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杨绛先生是一个负面的人物形象吗?同学们会在一系列追问中明白杨绛对他的关心是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懂事和可怜,不是精神上的关心,但是,她的那份真诚的愧疚却恰恰也体现了知识分子敢于反省自己的高尚情怀。教师的问题给了学生阶梯式攀登的机会,最终可以让学生“一览众山小”。

(二)、如何使学生勇于思考

创设问题不仅仅事吧目光局限在语文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发散到课下生活中,设置大的问题情境,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一项启发性强的教学措施,往往会让学生们怀着急切的心情,迫不及待的思考起来,认为想不出来是个遗憾,有着浓厚的兴趣。

1、突发状况,创设情境

课堂里,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些教学小插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状况相当敏感,及时抓住契机主动创设情景加以引导,比如讲《老山界》这篇课文时,半夜里忽然醒来描写声音的段落是一大重点,本来的计划是学生课后模仿写作,碰巧当时班里一个风扇坏了,发出一种很大又很有节奏的响声,我立即决定让学生在此刻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感受,进行片段写作的练习,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想象丰富,涌动着智慧的火花!

2、专题教学,拓展资源

提问不一定仅仅局限在课堂中的小问题,还可以是一个大的研究主题。我就利用语文课本里的专题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课题,让学生主动观察,搜查资料,整合资料,就某一问题作深入探讨研究。比如“荷”专题,“长城”专题等,可以比如“荷”专题,我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走进自然,去观察荷花,研究夏荷与秋荷分别代表的文化意象;“长城”专题,让学生们通过不同地域文化的传说、诗歌、故事等民间文学样式,研究“龙的传人——中国精神”。同学们都热情高涨的结成小组,快乐积极并有很大收获。

3、学科渗透,丰富形式

语文的外延是非常广阔的世界,我们学习动物世界单元,可以结合生物知识,让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具体到动物习性、爱好、分布地点、保护情况;讲《皇帝的新装》、《威尼斯商人》,可以让同学们排演话剧,真实感受剧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讲“狼”专题可以开设有关“狼图腾”的辩论会,深入探讨狼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中的发展与变化;讲诗歌单元《长征组歌》就可以结合音乐知识,让学生在唱经典中不忘历史。种种问题情境的设置,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4、配合活动,抓住时机

学校活动往往能给我们的班级活动提供了舞台,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活动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比如学校的“责任”教育月,我们可以开展“责任在我心中”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原创话剧、诗歌朗诵、演讲等,配合班会的教育,可以利用语文“至爱亲情”单元,原创诗歌、小品、剧本,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语文学习无处不在。

(三)、如何使学生易于思考

有时学生“启而不发”,并非学生素质差所致,而是教师启发不得法使然。问题过于笼统,学生不知从哪里入手;过于深奥,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过于含蓄,学生不明情况所以头绪不清。因此,使学生易于思考,是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1、情感体验,升华感情
语文教学就是情感的教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情意蕴。情感体验式学习非常适合于文质优美,包含作者强烈思想感情的文章。在师生的优质对话中,碰撞出情感的火花,感受人性之美。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一课。课前,让每个学生写一小段文字,写父母的什么留给自己印象最深,同时配乐播放满文军的《懂你》。接下来请同学任选课文中最感动的语句朗诵并进行分析,分享体验,老师也参与其中。然后由任意同学选择自己不太理解的情节提问,这是就会引出一些重要细节比如“紫毛大衣”等,让其它同学回答,有学生回答不好的老师进行补充,形成共识。最后全班齐唱《懂你》,班里流淌着浓浓的感伤和感动,很多同学湿了眼眶。课后布置作业,写给爸爸妈妈的信。由此可见,让学生自主地情感体验,既能使学生扎实的掌握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学全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体味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人”的生活意义,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每一次课堂提问的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能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通过学习教育丛书,促进专业发展,圆创新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