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

更新日期: 2013年12月13日 上午12:00

内容提要:

  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等心理需要以及学习价值观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启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教师掌握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遵循学习动机、情感态度等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机制,就可以找到有效走近学生心灵的钥匙,也就找到了通向有效地理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地理学习态度 心理机制 有效教学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

韩伟

  地理是研究人地关系、空间结构与规律的一门学科。地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掌握一定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学习技能。1同时,通过指导学生的地理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与人生价值观。因为只有通过学习,实现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兴趣,实现他们主动追寻知识的过程,进而在学习中才更有可能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地理教学的真正意义。

  地理学习中的态度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学地理、用地理做出行为选择的内心倾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待自然环境与人地关系、对待地理学习有一些不良的态度。一是在地理课堂上消极被动地听课,不愿意独立思考问题,读图、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参与不认真;二是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不强;三是不关注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和与地理环境相关的社会热点,这些都是与学习态度有关的问题。

一、学生地理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2良好的学习态度,总能使学习者从学习对象中找到值得注意的方面。良好的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主动维持学习的兴趣;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诚挚尊重学习的对象;信任自己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地理学习中的态度主要包括对学科的态度、对地理学习的态度和对自然与社会的态度三方面,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经过多年地理教学工作,我认为学生地理学习积极的态度具体有以下特征:重视地理学习资料的使用与爱护,能仔细阅读教材、地图册,对地理知识有很好地识记和理解;认真听课和积极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关注教师提出的学习问题,主动发言说明看法或认识;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积极寻求答案;愿意与他人合作及交流,能主动把地理知识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等。

  根据学习心理机制分析,以上学生在地理课堂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一种积极地反应倾向,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对地理学习的准备状态程度高,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知识经验,对地理学习的情感体验强烈,有明显的情绪的倾向。教育心理学指出,让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需要的条件是让学生认识知识对其发展有用,通过学习能够享受成功。由此可见,地理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取决于一个人对地理学习内容和学科价值等方面的认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对那些能满足自己认知或发展需要的地理教学内容产生愉快的情绪,形成积极的态度。相反,对那些不能满足自己需要或认为无价值的教学内容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形成消极的态度。因此,作为地理教师,要结合课堂讲授的地理知识关注并分析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学习态度。

  地理学习中的态度对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成为他潜在的地理学习动机,决定他的学习行为。由于态度不是天生的,所以可以通过地理教育和学习过程,将学习态度不断深化、增强和改变。因此,在地理学习阶段让学生对地理学习形成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影响学生地理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很多地理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一些现象:学生刚学地理时对其充满了好奇,上课前跃跃欲试;随着学习的进展,面对一堆堆繁杂抽象的原理、规律,原来的热情开始消退,最终会丧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转而厌倦地理课或没有感觉。追其根源,是一些地理教学课堂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固着在狭隘的认知主义框架之中。因此,提醒地理教师要关注和研究影响地理学习态度的因素,这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课堂观察、学生访谈等形式,影响学生地理学习态度的因素主要归纳以下方面。

1. 道德意识与地理学习态度脱节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表现为人们共同承认和遵守的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个人道德意识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只有当社会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稳定的个人道德意识后,才会真正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并由此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形成对学习、对社会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两个部分。3其中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全球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意识、资源道德意识、环境道德意识、国家意识等内容。当今环境和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环境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动,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环境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目前中学生环境道德现状不容乐观。2011年底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如看到校园内地上有纸屑,同学会怎么做?”的选择中有近48.4%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和“假装没看见”。又如,“学校午餐剩饭现象”,选择“经常看见有剩饭被同学倒掉”的占56.1%。这两题是明显反映道德倾向的特定问题,说明积极地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环境道德意识,增强中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成为地理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借用地理教学转变学生日常行为的不良做法和认知态度,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

2. 消极行为影响学生地理学习态度

  积极的学习态度容易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而消极的学习态度则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态度,通过及时介入,让学生掌握积极的学习行为促进积极态度的形成,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地理课上不注意听课,回答问题等环节参与度差,学习进度明显速度慢。虽然老师和他们谈话,但虽有微小的效果学生却不能坚持长久。说明学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况、情绪状况和意志状态等方面发展不成熟,表明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地理学科、如何学好地理学科及如何应用地理知识认识不清,不良的学习行为影响了学习态度的调节和转变。

  因此,需要教师在授课的导入环节、学生活动方式等方面变换组织形式,让学生对学习环境有新的感受,对新的学习行为产生兴趣,这样就会对新课堂环境产生良好的态度。长期下去,当学生在学习态度与教学环境上保持一致时,就会积极努力地学习。以“俄罗斯”一课为例,教师讲述前不做任何解释,只让学生看与俄罗斯有关的图片,内容涉及莫斯科红场、克林姆林宫、西伯利亚亚寒带针叶林、芭蕾舞天鹅湖、莫斯科地铁、西伯利亚大铁路、石油输油管线等。播放完毕,教师设计以下教学环节。问学生:看谁的记忆力好,能尽量多的回忆图片内容?谁能为图片内容分类,哪些是自然景观、哪些是人文景观?话音一落,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争相恐后的站起来叙述自己记忆的画面,同学之间相互纠正图片分类中的错误。

  教师教学中借助游戏方式的介入,提高了趣味性。借助了态度过滤功能,使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态度逐渐出现了转机。这说明,当学生听到老师与自己学习态度不一致的信息时,学生会拒绝,或者容易产生歪曲和过分消极的现象。而当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与他们好奇的学习态度一致时,则会乐意接受这些内容,进而对地理学科形成新的认识,产生了积极的行为。

3. 教师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影响学生地理学习态度

  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很不明确,不但学生不清楚,连教师自己也是模模糊糊。有不少教师将目标等同于目的。一般说来,目的是关于教育意图的一种广泛陈述,是用一般的不可以直接观察或非行为的术语来陈述。而目标则是关于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目标成效达成的一种明确的陈述,因而可以通过观察做出评价。用目的来代替目标就显得过于笼统和模糊,缺乏操作性和可测性。教师若不能让学生在教学之始了解教学目标,就会对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产生一些影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学关键的内容及其活动上。

  因此说,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中,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三、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地理学习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是比知识与技能目标更有价值的东西。该目标更具有教育功能,充分凸显了教育过程对人的关注和育人的时代要求。4它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不失时机的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是每个教师的职责。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将原有的态度转变为新的态度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多从影响态度的重要因素入手,开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对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产生认同和内化,进而将新的思想纳入到学生个体的价值体系框架中,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态度。

(一)在探究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学习行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指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杜威提出了“做中学”的口号。5这样,学习过程就包括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验操作、搜集数据、分析结论等活动,学生的学习实质是解决问题。“探究式学习”方法就成为转变学生学习行为、发展学生学习态度的措施之一,初中学生探究式学习行为就成为促进学习态度发展的重要媒介。

为了研究初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行为情况,曾设计调查问卷,题目包括:

1. 您认为初中生的科学探究应体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层面

2.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获取证据的方式多样

3. 能认识到探究学习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

4. 在探究学习中,能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并进行假设

5. 在实验后的交流中,有强烈的交流欲望,喜欢别人能评论我或我评论别人

6. 当想法与教师、书本不一样时,很少大胆质疑

7.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之间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在调查中,学生对于探究学习中的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行为很认同。心理学理论可以证明这点,探究是人类满足好奇心的重要手段,不论探究的过程、结果如何,都可以给儿童带来无穷的乐趣。探究过程能开发人的心智,锻炼人的能力;能培养独立、宽容、诚信、实事求是的人品;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引入新课

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图,提问:世界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什么地方?世界干旱区农业发展如何呢?

引发学生对“规律问题”的思考

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新课讲授

总结分析干旱地区的成因。提问:这些地区农业如何发展方向?

增强地理规律感性知识

使学生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学生活动

学生分别对以色列、埃及、新疆、宁夏、河套平原农业发展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案例讨论题:

1评价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分析该地区人们为了发展农业做出的努力及出现的问题?

3.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4. 分析这些资料的价值是什么?

学生自主分析各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出现问题及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培养学生阅读资料、分析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组汇报

根据案例,说明各区域农业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阐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澄清混乱和模糊的价值观

培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

归纳、总结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举措。

培养学生由个性到共性、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认识规律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概括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最大意义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塑造,培育群体的合作精神,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机会。上述案例针对人地关系观念设置了问题情境,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内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小组意见。在讨论过程中,老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最终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道德价值观念。这种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融入到一个有自己角色存在的环境中,这样的“现场表演”使演员和观众都处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形成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对参与角色的理解,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看法、态度和价值观很重要。

(二)在价值观辨析中形成良好的态度

  学生的思想不成熟有时表现为思想观念模糊混乱,自身的价值观念不明确,这些都会引起不良学习态度的产生。因此,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形式,让学生阐述自己的地理观点,尝试用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情感体验检查自己的行为,用他人的合理化建议判别自己的价值观念。

  例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中“我们共同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领悟正确的道德情感。

 

 

学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与设计意图

启动体验学习阶段,激发兴趣

 

 

 

引出学习主题,为深入了解学习内容进行铺垫

 

 

 

自主体验阶段,实践感受

 

 

 

反馈检查预习效果,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研究

 

 

 

 

 

 

 

 

 

 

 

 

播放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电视宣传片。提出问题:宣传片中拍摄了我国哪些名胜古迹?分布的省份?

(预期效果: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引导学生有感有悟,从中获取新知识)

其中故宫、八达岭长城等均是我国北京的世界遗产,不论是建筑结构和历史意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誉。

(预期效果:对世界遗产有初步认识,提高识图能力,内化知识的概念)

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分类及重要意义;介绍我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分布及保护现状

(预期效果:引导学生有感有悟,全面了解我国世界遗产现状)

我们北京也有六处名胜被评为世界遗产,上节课就北京世界遗产对同学们进行了“你最喜欢的北京世界遗产”的调查,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我们成立了六个学习小组。让每组选择北京的一处世界遗产开展实地调研或查询资料的工作,并撰写一份导游词(中英文均可)。今天,请小组代表介绍调研结果及导游词。

(预期效果:反馈检查预习效果,监控学生学习行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知识过程中)

下面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北京六处世界遗产的突出特点

(预期效果:同学之间相互启迪,学习其他同学看问题的角度和表达方式)

看录像,简要判别名胜古迹

 

 

 

看 “北京六大世界遗产”图

 

 

 

 

观察“我国世界遗产分布图”

 

 

 

小组代表发言,介绍实地调研或查询资料结果,演讲导游词

 

 

 

 

 

 

 

 

 

阐述北京六处世界遗产的突出特点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组织有效的角色扮演,一是创设与教学目标匹配的情境;二是强化角色意识。上面的案例,把“对北京世界遗产的调查和同学们的兴趣和爱好”转化成了角色扮演的规定情境,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协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同学双方倾听对方的话语,形成经历和体验的互换。这个过程通过角色意识的体验,学习行为的调整,不仅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还通过热烈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对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的发展是有用的。

  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学生自己“发现”和“体验”的知识才能被学生积极同化、深刻理解。上述教案中的设计与操作,没有被动灌输的说教,没有死记硬背现成的定义,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学生的心灵中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可谓“妙在巧法,贵在开窍”。

(三)教师行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从地理教师教学观念分析,存在的问题是地理教师对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理解、不重视,忽略态度教育目标的设计,不能围绕学生地理学习态度设计和实施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许多教师觉得“知识和技能”是硬性的,可以量化且容易操作,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更多的是隐性的,不重要也不好评价,所以很难把这些目标和理念内化到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以“教”为主的课程理念及教学行为仍占很大比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就缺乏实效性的措施。

  反思初中地理“地震”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可以有多种设计和教学行为方式。一种是按照教材文字讲解地震的成因和类型,用多媒体展示地震灾害的破坏程度,讲述防灾措施,教师采用的是以“教”为主的教学思想,学生最后记住的是制定防灾措施等书面文字。另一种方式是发动学生分组搜集地震资料、图片信息,世界多地震国家的防灾救灾措施等材料,学生通过讨论、对话、模拟地震发生现场等探究行为,发现、认识地震的成因及危害。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习到了基本的防灾、减灾具体措施,并认识到灾害的无情,生命的宝贵,树立起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因此,在地理教育中,老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科发展观,确定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采用适合于学生接受的教学形式。要有效利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情感,帮助学生对地理学科、社会和自然持有正确、积极的态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师生共同形成的地理教育活动过程,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地理教学中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的有效资源,教师若能挖掘其潜在的情感教育功能,远比学生接受单一的知识传授功效大得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不完全依赖于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实践的体验和感悟,这种教育就是“润物细如声”触及心灵的认识和行为。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张素娟.教有智慧的地理.北京出版社.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中学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学院基础.首师大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