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观千剑能知兵——记课改下的减负增效实践

更新日期: 2013年12月13日 上午12:00

内容提要:课堂应该交给学生们的是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能力!减负,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加自由的、健康的发展。高考、减负两者并不相悖。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支持者,协作者,引导者。

 

主 题 词:记忆规律、优化作业结构、寓教于乐 、开拓视野

 

文:

不观千剑能知兵——记课改下的减负增效实践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稿),同时制定了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宛如扑面的春风迎面吹来。2007年秋学期,北京开始新课改,全面的课程改革工作开始了。在新课改课程标准中,化学课程有很多的使命: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1]

  通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我更加的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目的:那就是培养能够持续发展的人。我的课堂交给学生们的是什么?化学知识?课堂应该教给学生们的是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个性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2]2013225日,北京市出台了名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的文件,颁布了八条有操作性的措施,以遏制越来越重的学生课业负担。可见,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下,更加重视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作用。减负,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加自由的、健康的发展。



[1]《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

 

 

  可是,在高考中,并没有放松对知识的考查,而且新课改后的高考更加灵活,更加考查能力。考纲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1]。如何能让学生在减负的情况下达到考纲的要求?自古有诗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练习后就能学得本领,所以教师们通常也会采取题海、书海、成堆得作业来训练学生的熟练程度,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就是如此。但是,这样的教育思想已经在很多方面不适用了,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不是一味重复的机器。

  高考、减负两者并不相悖,在更多的了解学生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如果教师的方法得当,学生学习兴趣高昂,即使没有观千剑,也能识得兵器。要对学生减负增效,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教师是关键。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效率,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我认为:关键是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首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支持者,协作者,引导者。在这些思考中,总结以下四点:一、重视学生记忆规律,开展课堂“我来讲”。二、优化作业结构,留“有用”的作业。三、寓教于乐,让学生实践。四、开拓视野,学生兴趣小组活动。

 



[1] 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化学》

 

 

一、重视学生记忆规律,开展课堂“我来讲”



这是一份权威机构实验得到的24小时后知识保留度的数据:




  从图中看传统的讲授是最低效的方法,而最高效的教学方法是“相互教、并快速应用。

  根据客观的学生记忆规律,我设计了几次学生讲课的主题课。内容为“有机化学复习”。方式为:提前为学生布置一张试卷作为作业,但不是老师讲解,而是老师提前在班里布置任务,每一个自然组讲5道题,每组一块讨论并做出PPt为全班同学讲解。最终结果是:绝大多说同学都参与了题目的讲解ppt制作,并在为同学的讲解中加深了印象。左图为在三个班级内的实践活动。为了验证效果,我统计了活动前后的两次测试,发现及格率和优秀率有很大跃升。



二、优化作业结构,留“有用“的作业



  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上,关注度与研究度明显不足,"题海战术"仍行其道,成为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因素。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我再留“测定中和热”实验的作业时想,到底是留很多实验预习题和作业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呢?

  这不正是一次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机会吗?化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改变我讲解实验,学生再去做的情况。

  这次作业我布置了,预习实验报告。第二天将要做这个实验了,做很多题是不是学生就理解这个实验了呢?显然不能。所以这次我给他们留的是写“预习报告”。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和预估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很重视这样的作业,他们都能非常认真的用图示描述实验步骤和书写看法,并提出在做实验前的疑问。

  在实验课中,学生能够拿着自己的预习报告一步步的完成实验,少了很多的脚忙手乱,多了不少胸有成竹。

  并有同学在自己的实验反思中写道这样的话“通过自己的预习,终于知道了实验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感觉很好。”

  在后面的检验中,也说明了优化作业的重要性,这个实验的题目,大多数同学都能很轻松的完成。学习的主体在于学生,我留的作业能否让学生很开心的去完成,并且完成后对他们的继续学习有很大帮助,这样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也是学生负担最小的。

 

 

三、寓教于乐,让学生实践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寓教于乐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才能使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并且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达到“轻松愉快学化学”的境界。

  在进行《化学与生活》教学时,讲到塑料知识时,同学们都能想到热塑性塑料可以重塑再利用,但我再问:“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利用废塑料的方案吗?”大多数学生竟然一时语塞。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和感兴趣的学习塑料这块和社会生产息息相关的知识呢?白色污染——学生已经听得够多了,也了解它的危害,但这样不行,化学是美好的,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的巨大作用而不仅仅是表现出来的环境问题。针对这次教学,我设计了一次实践活动:找到生活中常见的废塑料,制作一件能够起到装饰作用的工艺品,并且要能够向所有人说明所取材料的名称、用途、制取方法、降解难易等。

  在学生们巨大的兴趣支持下,几乎每个人都交了一件让我都感觉眼前一亮的作品。看着学生拿着自己满意的作品向老师和别的年级学生展示时的那种骄傲,我认为他们对这次的学习是绝对记忆深刻的。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后又采取了不少的寓教于乐方式,例如,有机教学中:利用橡皮泥制作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自制鲜花指示剂。化学必修一中:自制豆腐。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快乐,也是培养良好学习态度的过程。

 

 

三、开拓视野,学生兴趣小组活动

 





 

  说到创新,我们很快会想到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中国比亚迪公司的王传福、联想电脑公司的柳权志等等。中学生难道就不能开拓创新吗?在我的班上有一些同学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我能不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呢?

  要想创新,必先开拓视野,不能把眼光完全局限在课本上。针对这种情况,我组建了化学兴趣小组,他们也许化学成绩开始都不太理想,但他们最突出的具有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精神。在平时的学校教学中,他们会来找我问些我都没有深入思考过的问题。例如: “胶囊的皮是什么做的?”,“糖炒栗子中哪些黑色的固体是什么东西?”“北京的自来水为什么那么难喝?”等等。

  我鼓励他们走入化学实验室,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鼓励他们查询论文,获知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多学了很多。但是,他们有更多的负担吗?事实证明,兴趣小组的孩子化学的学习越来越注重方法,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左图是我带着他们走进了首都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楼,请首师大的老师们对他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他们看到了很多在中学实验室里找不到的仪器,看到了两层楼高的离子交换净水机,看到了红光波分析仪。虽然对他们的学习没有直接的提高,但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吗?他们能获得比听讲、做题更多的体会。

 

 

  综上所述,增效减负,应该找对门径,应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我认为,减负并不会造成减分,在科学的减负情况下,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喜悦中。可以设计良好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学习。可以让学科素养渗透教学和作业,让具备再发展的能力。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观念首先要改的是我们教师,这样才能真正的改革弊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会只拥有一个莫言,定会出更多的世界顶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