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规矩?—对学生课堂纪律意识培养的方法

更新日期: 2011年1月19日 上午12:00

本文获得北京市第二届“智慧教师”征文活动二等奖

一、案例描述:

工作五年来,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跟普通班的学生“斗智斗勇”,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纪律问题,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试想老师在台上精神抖擞滔滔不绝,如果台下坐着几位或口若悬河或心不在焉的同学,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完全无法得到保证,而且有关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即产生所谓的“病源体传染”现象,所以对学生课堂纪律意识的培养就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也一直试图寻找到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出现的课堂纪律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外向性问题行为,一类是内向性问题行为。外向性问题行为主要包括相互争吵、挑衅推撞等攻击性行为;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等扰乱秩序的行为;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以及故意顶撞班干部或教师、破坏课堂规则的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等等。外向性问题行为容易被觉察,它会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对这类行为应果断、迅速地加以制止,以防在课堂中蔓延。内向性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乱想、做白日梦、发呆等注意涣散行为;害怕提问、抑郁孤僻、不与同学交往等退缩行为;胡涂乱写、抄袭作业等不负责任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内向性问题行为大多不会对课堂秩序构成直接威胁,因而不易被教师察觉。但这类问题行为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个人的成长危害也很大。因此,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只根据行为的外部表现判断问题行为,不能只控制外向性问题行为,对内向性问题行为也要认真防范,及时矫正。

走神型、嘟囔型、聊天型、打闹型、顶撞型、冲动型,他们出现问题后的状态主要有知错就改型、改后重犯型、知错不改型、不认错误型、态度恶劣型、无法无天型。

二、反思和分析:

一般来说,我们的课堂纪律分为两类,教师促成的纪律和集体促成的纪律。教师促成的纪律,核心行为在于教师,从登上讲台初为人师以来,我和每位青年教师一样经历了威严性、温和型、朋友型、亦庄亦谐型等阶段,也有不小的收获,但我总觉得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在彰显教师的个人魅力之外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并未得到充分的强化。

后来我担任了班主任,更多的配合上了集体促成的纪律,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群体行为规范。因为当一个儿童从对成年人的依赖中逐渐解放出来时,他同时开始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青少年学生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时期他们的信奉、见解、爱好、憎恶甚至偏见也都视集体而定。集体促成的纪律也有两类,一类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共青团的纪律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等。我就更加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但是随着孩子个性的成熟,很多孩子会出现“我走我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或是“爱谁谁”的心态,他明知道自己的不对别人的对,他依旧为了面子和好胜心坚持错下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仔细思考了学生产生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挫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教学要求的不适应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并引发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

寻求注意: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性别特征:在中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喜欢探究,但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年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

人格因素: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例如,内倾化的人格,常表现出抑制退缩行为,不愿与人交往,自我意识强,易受暗示。而外倾化的人格,则喜欢交际,迎合热闹,胆子较大,善于获取新事物,自制能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

生理因素:学生的生理因素也是常导致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生理上的不健康(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发育期的紧张、疲劳和营养不良、脑功能轻微失调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考虑到上述问题,我愈加意识到学生更需要的是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就像有规则意识人过马路看是不是红灯,没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有没有警察,这就是法治和人治的区别。所以我让学生自己制定规则,让他们每个人写出五条自己认为课堂上不能出现的行为,并且让他们自己制定奖惩办法,大家就都制订了一些他们认为必须的、对他们自身有好处的规则,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自己体会,有了这些规则,他们可以听得更好,学得更好,没有这些规则,不但妨碍别人,而且最终自己也要倒霉。“规则是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老师强加给我的束缚”,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自觉的纪律已经开始形成。

当然,作为教师,带领学生进步的同时更要完善自身,除了以前我提到的常用方法外,我还尝试了任务促成的纪律。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就是小到一节课大到一个学习阶段,根据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的行为提出具体要求。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我当老师等任务都有各自的纪律要求。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兴趣越浓厚,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易退却。所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教师如能很好地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我认为作为年轻老师还应该注意的是降低课堂焦虑水平。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一个人自尊心受到威胁时的情绪反应。适度的焦虑可以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因而是十分必要的。但焦虑过度则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导致问题行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帮助学生在焦虑过度而尚未形成问题行为前降低焦虑的强度。年轻教师由于缺乏课堂管理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纪律问题经常忧心忡忡,担心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这种情绪难免流露出来激化了矛盾,扰乱了课堂。还有唯恐时间不够用讲得不够多的心态也会加剧课堂焦虑,应针对焦虑的原因适当调整教学情境,例如调整教学要求、进度,调整教学评价的方法或要求等。

三、小结:

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我坚信教育是一门艺术,有情感可依,有方法可循,有空间可展,有成功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