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主动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思考

更新日期: 2010年4月2日 上午12:00

摘要: 本文从本校优化班级管理结构的教改实际提出“创设情景--主动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基本框架是:
1、优化组织结构

2 优化管理方法

3 建立激励机制

关键词: 课堂管理模式 主动参与

新课程改革下的班级管理呼唤高质量的管理,高水平的管理,人文化的管理,呼唤科学的班级管理结构。优化班级管理结构,探索科学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管理效率,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应当是当前班级管理改革的一项中心任务。也是所有教改一线班主任教师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本文主要围绕班级管理方式谈谈我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思考:创设情景,综合优化班级管理结构,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践。

优化管理结构,我主要抓拄情感、习惯、方法、手段四个关键因素,注意突出现代管理的几个特性,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管理过程。

学生的素质发展与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有关,而班级则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纽带。班级管理的性质、特点和方法,对学生个性、品质及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主动参与型班级管理模式的尝试,突破了传统的由班主任“事必亲躬”、“包揽全局”的保姆式教育,重视了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以本班学生为对象,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否改变班级管理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相互之间个性配合组成多个班级管理组织,能动地参与班级管理,通过:

(一)优化组织结构,优化情感氛围优化组织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管理

针对目前班级管理,由班主任──班长──班委──组长──学生等结构组成的特点,我作一些改革,具体做法为,废除班长固定制,班级中不设班委会,而是把全体学生分成5-6个组,每组约6-8人,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等素质结构有机搭配,形成班主任──值日小组──全体学生的班级管理机制,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兴趣、特长,分别担任班级管理的某方面工作,从中选出一名学生为组长。每个小组管理班级为一星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负责班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根据学校和班级的计划要求安排各种活动,并评估每天的日常行为。在当职的一周中,组长“担当”班长,组员相当于班委委员。第二次当职,每小组的同学,可轮流交换职务。

(二)优化管理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管理

建立新的组织形式后,如何展开工作呢?我尝试以每天由当职的小干部,编写一份班级《小主人》报,记录一天班级管理的内容与表现情况。小报的栏目有:每日一议、每日新闻、每日一星、特别报道等。每日一议是晨会课的教育内容,由组长总结前日的班级情况,表扬好的方面,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要求和希望;每日新闻,记录一天中发生的大事项,并对事情作出简短的评价。评价要态度明确,观点鲜明,善恶分明,直言不讳。每日一星栏目中表扬一天中守纪、讲卫生、发言、作业、助人为乐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为丰富小报的趣味,还可增加插图、幽默、漫画、笑话笑画等。小报在晨会课交流后张贴上墙。

( 三 )建立激励机制

1 激发动机

学生主动参与管理过程,首先要发挥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表现欲。班级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班级管理的效能体现为人的发展。因而,班级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而引导人的行为活动的过程。在人的行为活动过程中,是否给予激励,其行为活动的表现及效果大为不同。因而,现代的班级管理需要构建一套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

激励机制的构建,应该以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为依据。行为科学的研究揭示了人的行为活动的一般规律,认为人的需要和动机引发人的行为,人的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当目标实现以后,原有的需要得到满足,新的需要随之产生,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所谓激励实际就是处理好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借助外部的一些因素或措施作为吸引力或推动力(刺激变量),激发个体的需要和动机调动其积极性(机体变量),从而使个体产生积极的行为活动(反应变量)。显而易见,探讨班级管理的激励机制,关键就是在有效地调控刺激变量上做文章,也就是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且有效的激励要素及措施。

2 目标激励

需要引发的行为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目标。期望理论认为,人只有在预期自己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某一目标的情况下,他的行动才会得到充分的激励,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激发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式中,激发力量是个体愿为达到目标而努力的程度,目标价值是个体对所要达到的目标的重视程度,期望概率是个体对行为活动能够导致目标结果的可能性的估计。这一公式表明:一个人把目标价值看得越重,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被激励的程度就越强。这为班级管理中目标激励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班主任应善于引导学生制定目标,使班级目标形成由小目标到大目标,由近景目标到远景目标的目标系统。我带的班,总是先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口号”作为班级目标,然后把这个总目标分解为不同学期的层次目标,再把学期目标分解为德、智、体等方面,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本学期的目标。这样,班级共同目标就转化成了学生的个人目标,这就使学生对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而且有了清晰而具体的把握,从而也就增强了目标的激励力量。

在引导学生制定目标时,一方面要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有崇高的远景目标;另一方面应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确定近景目标,不要盲目攀高,以更好地发挥目标激励的作用。

3 参与激励

参与就是要求每个成员贡献出自己的经验、意见和办法,一起协商、切磋,以便做出最佳决策。人的本性是倾向于自主的,都有一种自己管理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愿望。这已为科学研究及管理实践所证实。中学时代正值人走向独立、自主的时期,参与意识尤为强烈。因而应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班级管理,使之由消极的被管理者变成积极的管理者。在实践中我着重从两个方面来发挥参与的激励作用。一方面尽最大可能让班级成员来实际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如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组建各种班级工作活动小组等,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决策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如“班级足球队章程”、“班级读课外书公约”等都是这样产生的。由于学生参与了班级管理,强化了主人翁精神,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4 竞争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强调的是班主任在实施管理中,既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一个的学生个体,更要看到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学生群体,应该“既见树木更见森林”。这样,就会自觉地把群体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化为激励要素,其中较突出的是把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化为重要的激励要素。从而,不仅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而且激发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在班级中多搞些小群体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活动,从而使班级管理有更高的效能。

班级管理中竞争激励的实施应注意几个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应防止任何不合理因素包括班主任的偏袒等因素的干扰。二是全员性原则,班级中学生的竞争不应只是少数拔尖“选手”的竞争,而应该是全员参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来竞争。比如只发“学习优秀奖”对大多数学生就没有激励作用,而发“学习进步奖”则对任何水平的学生都有激励作用。三是发展性原则,就是使每个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这与第二个原则密切相关。

5 评价激励

班级管理中,评价多种多样,口头的与书面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定期的和随机的,等等。总的说运用评价激励时应注意几点。一是注意评价的及时性。评价作为一种强化刺激,及时给予才有激励效能,学生学期初的一个好行为,班主任到期末才提出表扬,其强化激励作用几乎是零。因此,应特别注意多运用随机性的评价。二是注意评价的具体性。心理学家佩奇把70多个班的学生被试,每班分为三组,第一组只给甲、乙、丙、丁的等级评价,无评语,第二组除评定等级外还给予顺应评语,即按学生特点给予适当矫正和相应的好评,第三组除评定等级外给予特定评语,即每个等级的评语是事先规定的。结果表明,顺应评语激励作用最大(该组被试进步最大),特定评语次之,只给等级无评语最差。这提示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应该有针对性,应是具体而生动的,不能满足于等级式的抽象而枯燥的评价。三是注意评价的肯定性。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公开表扬使学生成绩进步了的占87.5%,反而退步的只有0.15%;公开的挖苦使学生成绩进步了的占11.9%,反而退步的却占65.1%。这清楚地告诉我们,表扬、奖励等肯定性评价比批评、惩罚等否定性评价好得多。第一位班主任都不可能不用否定性评价,但每一位睿智的班主任都是善于多做肯定性评价的。四是注意评价的艺术性。一提到艺术性似乎很难把握,其实也有规律可循。比如,一项以学业成绩为内容的实验表明,私下责难使66.3%的人有所进步,仅10.7%的人有所退步,而公开挖苦之后进步的仅占11.9%,退步的却占65.1%。看来,否定性评价不是不可以,关键是要讲点艺术性。在这一点我是尝到甜头的,私下的批评往往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导矫正行为,事半功倍。再如,奖品是在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中发给学生,还是悄悄塞给学生了事?方式的高下之间也显出艺术性。又如,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会胜过一火车的说教,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这里也有个评价的艺术性问题。

这里想顺便说一句,对学生的操行评语也应充分看到其激励功能,从而使评语也体现出具体性、肯定性和艺术性,把评语与鉴定区别开来。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作为班级的小主人,各项活动、任务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做好,因此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无论是学科成绩、各科竞赛还是管理水平、生理、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同时学生的情感生活也得到了健康发展。让学生主体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能力,较大幅度地提高学科成绩。

通过编写小报等形式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对班主任教师来说,由依靠晨会、班会物理时间的管理,逐渐向情感时空过渡,一张小报,让学生寄托情感,表露思想,捕捉学生感情的变化,缩短师生之间感情距离,形成浓厚感情氛围。使得班风建设充满活力,管理深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学生各方面素质都有明显提高,学生确立了在班级的主体地位,无论当职与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愿为班集体增光添彩,愿为全体同学服务。遇事能从班集体的荣誉出发。

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教育教学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管理水平,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教育是艺术,管理是科学!